氣調混配儀是精準調控氣體比例的核心設備,廣泛應用于食品保鮮包裝(如鮮肉低氧保鮮)、果蔬氣調貯藏(如草莓高CO?抑菌)及工業氣體混合(如電子元件保護氣),其操作流程的規范性直接影響混合氣體的精度與實驗/生產的可靠性。掌握從開機到測試的標準流程,是高效使用設備的基礎。
第一步:開機準備
檢查電源連接,確保氣源壓力穩定。打開儀器艙門,檢查氣體管路(無老化裂紋、接口無松動),用肥皂水檢測各連接點(冒泡處為漏點,需緊固或更換密封墊)。同時,確認混配腔體清潔(無殘留氣體或雜質,避免交叉污染),顯示屏與控制面板功能正常。
第二步:參數設置
根據應用需求輸入目標氣體比例,通過觸摸屏或旋鈕調節各氣體流量。例如,鮮肉包裝需低氧,則設置O?流量1L/min、CO?流量20L/min、N?流量79L/min。注意:流量總和需與后續使用需求匹配。部分較好型號支持預設程序,可直接調用并微調。

第三步:系統檢漏與預混
關閉所有氣體出口閥門,開啟總進氣閥,觀察混配腔體壓力表(正常上升至0.1-0.2MPa后穩定,若持續上升說明管路漏氣,需重新檢查)。開啟各氣體流量閥,讓氣體在腔體內循環3-5分鐘,使初始氣體充分混合。期間用氣體分析儀(如紅外CO?檢測儀、電化學O?傳感器)抽檢腔體出口的氣體比例(與目標值偏差>±2%需延長預混時間)。
第四步:正式混配與測試
確認預混達標后,打開混合氣體出口閥門,連接至目標設備。實時監控各氣體流量與混合比例。例如,測試果蔬氣調包裝時,每隔30分鐘檢測貯藏環境中的O?和CO?濃度(確保O?維持在2-3%、CO?在3-5%),若偏離目標值,則微調O?流量閥并同步觀察CO?變化。
第五步:關機與維護
測試完成后,先關閉各氣體流量閥,再關閉總進氣閥,然后斷開電源。用干燥氮氣(純度≥99.99%)吹掃混配腔體1-2分鐘(清除殘留的CO?或O?,防止腐蝕內部元件)。清理儀器表面灰塵(用軟布擦拭),檢查管路接口是否殘留水珠(潮濕環境需用硅膠干燥劑除濕)。長期停用(>1周)時,需排空腔體內氣體(打開排氣閥至壓力歸零),并用防塵罩覆蓋設備。
遵循這一標準流程,氣調混配儀的氣體混合精度可長期穩定在±1%以內,滿足食品、工業等領域的嚴苛需求,為產品質量控制提供可靠保障。